首页 > 道听途说 > 正文
旅新网2017-06-30评论:阅读:

没有飞机发动机的时代,古人是怎么扔钱币祈福的?

井水,泉眼,都变成了一道通往神奇异域的门禁,就类似西方神话中的镜子一样,成为人们想象中一条通道的入口。

  ▋无心之恶

  6月27日,上海浦东国际机场,一位八旬老太向飞机发动机,投出一把硬币。其中一枚落入发动机内,幸被其他乘客及机务人员及时发现,经过检修取出硬币。经查,原来是老太把发动机当成许愿池,顺手扔出一把硬币,希望祈求飞行平安。

  在这场啼笑皆非的一场虚惊中,大家纷纷对这个“罪魁祸首”许愿池给予最犀利的吐槽。于是,全国各地,大到景区泉水、放生池,小到鱼池、水池,中国人热衷往各种坑状物体中填充钱币的事情全都被翻了出来。不论是陈列恐龙化石的展厅,还是景区中的观赏龟的胃囊都填满密密麻麻的硬币,都让人不禁怀疑,这究竟是祈求好运呢,还是破坏景点,虐待动物?

  人们认为,这种投放硬币的恶俗,和国人热衷“勾兑”的心理有关,走过路过也不忘和自然界的“神灵”拉拉关系,想着向神灵“行贿”,讨得一点便宜。不过一枚硬币也反映了国人取巧心理,用小小投资,居然想得到神仙点头。于是,顺带着这位向飞机发动机投出一把硬币的老人,也成了这种陋俗的施恶者,而她投机的这种方式,也几乎害了一架飞机上的所有同乘者。

  不过,把所有的责任全都追加在国人的“勾兑”心理上,固然可以棍扫一大片,但换个角度,重新审视这个习俗,我们反而有可能对此提出一种新的解释。

  ▋许愿池的魔力

  在泉眼、水池投币许愿,是这一习俗最广为人知的形式。仿佛只要在这一有限体量的水域中,付出一个硬币,就能“购买”一个实现愿望的机会。可究竟这个硬币该如何投放,却有讲究。

  按照民俗学家袁庭栋先生的说法,“扔钱求彩”的习俗,目的是使钱币能浮在清水表面,而不沉下。据说钱币浮起则显示吉兆。

  我们先把钱币浮起的物理学原理放在一边,让钱币浮起的目的,至少对“许愿池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。首先,它不能是动荡的水面,否则会极大增加钱币浮起的难度,这就将江、海等巨大水体排除在外,而长期静止的泉水、鱼池则成为首选。所以,许愿场所之所以要“池”而非其他水体,是有特别依据的。

  其次,标准的许愿场所为何一定要是一片水域,而不是土坑,一块石头,一架飞机引擎。(当然,现代人投币时早已投不则所,连古尸陈列坑、恐龙化石展厅都不放过,这先不提。)因为水域具有镜面反射和透光性,总让古人产生许多联想。比如,流行于中国东南地区南方道教的“闾山派”就有一种特殊的水下世界观念:“闾山原是一口池,池中天下千百里。水气冲天太白儿,池中一枝长生不老树,生得千枝并万枝。”

  在民俗学者收集到的科仪本中,人们要找到这座闾山,需要经过一条特殊的“沉毛江”。沉毛江,顾名思义,就是一条所有物体都会下沉的河流,唯有最轻,最有灵力的物体才能浮江不坠。按照这种道教观念,唯一可以行其上的就只有超脱肉体的灵魂。世间的人们,只要有慧根者,都可以让自己的灵魂脱离形体,去往彼岸修炼,返回后就有能力提升。这虽然只是闾山派宗教观念的设想,但这在很大程度上,代表了古代中国人一种独特的灵魂观念。而这个神奇彼岸的入口,就是不起眼的泉水、古井、水池一类水域。

  这种以小片水域作为灵魂通道的观念,在古代文化中并非孤例,比如在明代冯梦龙的《旌阳宫铁树镇妖》中,蛟龙藏身的古井即是一个大千世界的入口:“井其口上虽是狭的,到了下面,别是一个乾坤。这边有一个孔,透着那一个孔,那边有一个洞,透着那一个洞,就似杭州城二十四条花柳巷,巷巷相穿;又似龙窟港三十六条大湾,湾湾相见。常人说道井中之蛙,所见甚小,盖未曾到这个所在,见着许大世界。”

  同样的道理,《西游记》三十八回也将天蓬元帅潜入的龙王水晶宫入口,设置为一口古井:“……星月之光,映得那井中水亮。……呆子真个深知水性,却就打个猛子,淬将下去,呀!那井底深得紧!他却着实又一淬,忽睁眼见有一座牌楼,上有水晶宫三个字。”而他从井中带回的,也正是乌鸡国王的魂魄离散的身躯

  在这里,井水,泉眼,都变成了一道通往神奇异域的门禁,就类似西方神话中的镜子一样,成为人们想象中一条通道的入口。“镜中花、水中月”,以往辞藻中,用于比喻虚玄幻境的修辞,事实上转变为一种古人头脑中似乎真实存在的世界。

  ▋为什么要让“钱币浮在水面”

  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“钱币浮在水面”的问题。在中国文化中,井底的世界,借助“沉毛江”通往闾山胜境,而在希腊神话中,同样有一条类似的“羽沉河”,即是冥河。去世的亡者需要通过此河进入另一个世界,河上的摆渡人名叫卡戎,想要渡河的死者须向他支付摆渡费,否则会被他无情地抛入河中。所以,古希腊葬俗中,就有在死者眼睛上覆盖钱币的习惯。既然灵魂能在“羽沉河”上摆渡不沉,那么代表逝者船资的硬币,也被赋予了这种奇妙的浮于水上的能力。

  在古人的灵魂观念中,灵魂能在脱离肉体后继续漫游,是东、西方共有的一种想象。不过中式道家思想中,并不将身后的世界视作一种苦难,而是更高的仙境,同时也为生者留出了一种可能——可以通过(前往闾山)修行,在有生之年,一睹这一奇妙仙境。

  不过,能不能发现隐藏于世的这一汪泉眼入口,就是对每个有生者灵性的考验。正如闾山道教中,通过沉毛江进入闾山的入口被设置在市井街衢之中,每个有慧根的修道者,则被要求接受泉水门径的双向选择。被试者将钱币置于水面,如果钱币沉下,则表示门径向其关闭或其悟性不足以推开门洞,如果钱币不沉,则代表了他具有超脱肉体凡胎的潜质,发现了一个通向奇妙之处的法门。仙境入口,代表着进一步修行的可能,对潜在的修道者来说,自然意味着好运。久而久之,这一独特的精神观念,便演变为一种祈运的独特方式。

  说到底,这种好运的获得,其实要古代的修道者抛弃世间温暖,投入冰冷的彼岸世界。想必是今天绝大多数“扔钱求彩”者不愿消受的福分吧。

  我们不妨再走两步。从物理学角度讲,钱币能浮在水面,既说明了水的表面张力,但同时也隐含另一种可能,既水本身具有一定密度。如果是密度较大的混合物,比如浓盐水,其产生的浮力本身也足以令较重的钱币浮而不沉。对于古人而言,盐业可谓最重要的物质生产,找到天然的盐井之源,不但代表部落的兴旺,也自然预示着人生好运的开始。古希腊诗人荷马将盐称作“神赐之物”;基督教神学家更是将其与真理和智慧联系在一起。而山西运城作为古代盐都,从神话时代起,就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。

  我们有理由大胆畅想一下:古代之人,将钱币投于深遂井、泉这一行为的起源,或许在于测试这一源泉的浓度,以期发现代表好运的盐水。而随着时代的变迁,人们对于浮币水上的原委早已模糊不清,只能看着那一枚枚钱币滑落水中,不起波澜。

  结束用“危言耸听”的民俗分析,来阻遏风景名胜,文化古迹中见坑就扔的陋俗,并不是本文的初衷。就事论事,站在民间信仰的角度,从一汪泉眼祈得的“好运”,想必也不是大多数人愿意领受的。此外,我们也知道,如果没有充分计算表面张力,或者有一盆浓盐水等候,让钱币落水,并不会给慷慨投币的游客增添什么好运,只会给清洁人员增加繁重工作,也给水中的动物带去消化系统疾病。

  对于那位八旬老太,我们也不能说得更多,只能请她还是到泉水、古井中去试试运气。千万不要再拿空客 A320 的发动机来体验求神、悟道的感觉。也希望每个追求好运的当代人士,学好一些物理学知识,不用于“扔钱求彩”,也能在日常生活中,体会更多科学的乐趣和回报。

  · END ·

来源:界面   作者:张经纬
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tourfresh;合作及投稿请联系QQ:187004408

看看旅游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