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新网2013-09-13评论:阅读:

旅游法禁止强制购物 十一后旅游涨价引热议

  黄金周将至,各类旅游团又火了起来。可消费者们发现,今年这个十一旅游价格涨得有些离谱。后来才明白,竟然是本该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旅游法惹的“祸”。

  近些年,大大小小的旅行社如雨后春笋般开了起来,不良竞争也随之出现。零负团费、强制购物等深受诟病的恶劣行为,甚至成了行业“潜规则”。为整治旅游市场,今年4月25日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》(以下简称“旅游法”)颁布,“强制购物”被明令禁止。可出人意料的是,就在旅游法正式实施前夕,涨价的声音却越喊越高。旅游法竟帮了倒忙?价格波动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行业秘密?《生命时报》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。

  旅游报价很多翻倍涨

  自旅游法颁布以来,多数旅行社蠢蠢欲动,暗自筹备涨价计划。一家旅游网站的孔小姐向记者爆料,旅游法明确禁止“增加购物点”、“强迫购物”等,将直接影响旅行社的收支和运转模式。“新法将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,所以大多数旅行社都在调整旅游路线,筹备涨价方案,转变销售策略。”

  那么,十一后旅游价格到底涨了多少?

  记者以游客的身份,咨询了几家大型旅行社十一期间泰国游的价格涨幅。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、携程旅行网、途牛旅游网的涨幅最低为2000元左右。专做东南亚旅游的捷达旅行社价格则基本翻了一倍,由9月的3580元涨到10月份的七千多元。康辉国际旅行社的工作人员表示:“去泰国原来三千多就能走,如今最低也得六千多块了”,基本翻了一倍。

  多家旅行社的工作人员都表示,十一期间的旅游价格基本是“国外游猛涨,国内游小幅涨”。捷达销售人员黄女士劝记者尽快参团时说:“以后再也没有这么低的价格了。很多人都赶在涨价前出去玩,名额有限,要抓紧啊!”康辉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也说道:“国内原来购物点多的路线涨得也很猛,比如去丽江都得翻倍了。”记者调查发现,目前,多数旅行社都是一边观望一边涨价。因此,黄金周之后的报价大多还没有出来。但多家旅行社的工作人员都暗示,大幅涨价基本成定局。

  涨价潮要经受市场考验

  对此,专家们表达了不同的观点。在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李仲广所长看来,涨价有一定合理性。如果强制购物能彻底消失,个别旅游路线涨价一倍是可能的。他具体介绍道:“以东南亚旅游路线为例,成本价约1500元/人/天,5天的行程大概需要7500元。但此前,很多旅行社的报价只有三四千元,几乎为成本价的一半。另一半的成本和盈利均来自强制购物等。如果不良商业运转没有了,要保本盈利,价格自然会上涨。”但李仲广补充说,旅游业不良行为根深蒂固,短时间内依然会存在,但恶意涨价逃不过市场规律的考验。近些年,旅行社团队游所占市场份额逐渐萎缩。在市场不景气时,涨价多少,能撑多久,旅行社必须考量市场情况和老百姓的接受程度。

 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博士后宋子千则明确表示:“此次涨价背后不乏有人趁火打劫。”他指出,现在看来,旅行社涨价基本已成定局,但涨价和禁止强制购物之间没有直接关系。此前,我国早已在诸多法律规范中禁止强制购物。此次,商家却以灰色收入取消、成本增加为由上抬价格,明显是在趁火打劫。“制造涨价的市场恐慌,促销产品是商家的惯用伎俩。”宋子千强调。

  不过,两位专家都指出,随着旅游法的不断完善,执法力度不断加强,市场规律逐步发挥优胜劣汰的调节作用,旅游市场的发展一定会趋向健康成熟。

  加强监管是根本

  在价格波动时,消费者变得更困惑和纠结。李仲广介绍说,调查显示,人们对旅行社普遍不信任,高达13%的人担心报团会受骗。如何改善旅游市场环境,保障消费者安心旅游,成为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。他建议,政府要尽快出台旅游法细则,并加强监管;完善公共服务,景点门票涨价前必须举行听证会;公园、博物馆、纪念馆等公共资源,逐步免费开放;节假日期间,物价部门应监控住宿、饮食等相关行业价格,杜绝借机哄抬物价的行为。

  国外一些经验也很值得借鉴:西班牙为提高服务业诚信度,许多地区的政府要求饭店每年把菜单定价送来盖章,不得随意调整价格。顾客如有疑问,可向饭店索取原始菜单核对。在加拿大旅游,商场导购不会追着顾客推销,常见做法是在自家产品前摆放样品和宣传资料,一两个咨询人员坐在旁边,顾客不开口,他们不会主动搭话。

来源:生命时报   
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tourfresh;合作及投稿请联系QQ:187004408

看看旅游网